昨天(2008.06.01)到國家音樂廳聆聽安‧蘇菲.慕特與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Anne-Sophie Mutter and Trondheim Soloists)的演奏會。我不是古典音樂迷,也沒有古典音樂的修養,但去聽這場音樂會,主因在當初報上介她時,說是她是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維基百科介紹)十分讚賞的音樂家。在年代售票的介紹詞說: 「安.蘇菲.慕特,十四歲時與卡拉揚首度合作,對音樂的熱情與驚為天人的精琴藝,讓指揮帝王讚不絕口。慕特的成名猶如一頁神話,天生屬於舞台的她,是國際樂壇的天之驕女,更擁有「小提琴女神」的絕美稱號。」其次是這次演奏的主要曲目,是連不太懂古典音樂的我都知道的韋瓦弟(Antonio Lucio Vivaldi,維基百科介紹)的「四季」(維基百科介紹)。衝著「四季」的名號及報章對慕特的讚賞,就去買票了。而在昨日演出前,又才知道下了舞臺,她是個盡職的單親母親。而來臺之前在大陸演奏,把酬勞捐出賑濟四川地震災民,幾個消息又讓人有不同感受。
昨晚首先演奏的是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我以為是十三把小提琴,二把中提琴,一支大提琴,但看別人的網誌,說是:「以小提琴為主,中提琴三把、大提琴兩把、低音大提琴一把」我對音樂幾近門外漢,我想別人說的對。樂團自己演奏貝拉.巴爾托克的「嬉遊曲」(我也是看別人網誌才知道的)。演奏到一個段落,我本想鼓掌,但全場無聲,所以就沒拍手囉!直到三段演奏完,觀眾才響起如雷掌聲。今天看別人的網誌才知,此曲有三樂章。嗯……不懂沒關係,反正觀眾多的是高手,跟著別人做就對了!不過不懂古典音樂的我,還是不太了解。像我知道四季有四個樂章,還經常拆開來演奏,那為什麼不能演奏完一個樂章就鼓掌一次呢?中間的中斷很明顯啊!當然這是不懂音樂的人的胡言亂語,還是那句話:跟著別人做就對了!
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出場首演時,沒有調音。但之後隨慕特演奏巴哈的「E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及韋瓦弟的「四季」時就有,我不知道是不是要跟「鋼琴」(別人網誌說是大鍵琴,我可能是錯的)合奏的關係,還是有別的原因?
雖然我沒什麼古典音樂素養,但還是能感受到慕特和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功力深厚。慕特演奏巴哈的「E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我感到每個音符都很明確清晰,卻又緊緊相連,一氣呵成,給人躍動活潑的感受。而演奏熟悉的「四季」時,更是充分表現四季所要表現的眾鳥齊鳴、暴風雨、豐收及冷冽。我雖不懂小提琴弓法與聲音的關係,但就是覺得每個聲音都恰如其份地表現出來,也會深深感到演奏者的技巧出神入化。就是會感到很舒服、很流暢,怪不得宣傳上說慕特是「小提琴女神」。雖然我沒有能力比較各種版本的優劣,但好聽的終究是好聽。而慕特與特隆赫姆獨奏家樂團的合作也很棒,很融和,很一體。
昨天演奏四首安可曲,前三首都是「四季」裡的曲子,我不知道為何如此安排。演奏第四首安可曲時,慕特有說一些話,但位子太後面,聽不清楚她說什麼,所以我也不知道前排觀眾笑什麼。第四首安可曲是巴哈的「G弦之歌」。演奏完後,全場起立鼓掌,結束昨晚令人暢快的音樂饗宴。
昨天許多女士都盛裝出席,好幾位身著黑色禮服,看來典雅高貴。我想她們都是抱著虔敬的心來聽音樂。我也看到兩個小女生身著禮服,我相信這是一種禮貌,也代表觀眾的涵養、素養。
昨晚是滿座的。我到場後,去售票處領另外兩場表演的票,旁邊的小姐問:「今晚慕特還有票嗎?」服務小姐說:「抱歉!沒有票了,連小廳都沒有票了。」嗯……熱門的演出,還是趕緊買票比較好。我本有點想聽梁靜茹的演唱會,但一直猶豫。最後再去看時,僅剩不到十個座位,還是邊邊角角的,就算了。張雨生紀念音樂會的票,也開賣沒多久,遲疑了一下,就衹剩最貴的票還剩幾張,也衹能割愛了。心想費玉清演唱會,在臺北有分兩個時段,晚一點再買吧!結果是全部售完,買都沒得買了。所以囉!如果真想看演出,手腳還是快一點好!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