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科學、科技與科普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2009.07.22)是號稱本世紀最長日全食(維基百科資料)的發生日(維基百科:2009年7月22日日食)。這個天文奇觀,之前就有多家媒體報導(今天當然就更不用說了!),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也有專文介紹:「7/22 本世紀最長的「日全食」,臺灣全程可見「日偏食」」。身為地科老師,當然也不能錯過。本想到學校參加活動,但起床太晚,怕來不及,所以就去中正紀念堂參加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活動,跟大家一起欣賞。雖然臺灣衹能看到日偏食維基百科資料),但現場的人很多,大家都很興奮。這樣看來,這也是場成功的天文教育活動。

2009_0722_Solar_Eclipse_08

中正紀念堂時,那裡已排了長長的隊伍,那是為了領取免費的太陽濾鏡,用來觀看日食。現場一側佈置多張海報,介紹關於日食的天文知識,另一側則設置關卡,讓民眾藉遊戲更了解日食。現場有兩臺天文望遠鏡,是要把日食影像投影在板子上,這樣就可以不必戴特殊眼鏡,直接用肉眼觀察。主要舞臺是實況轉播區,與大陸轉播連線,可以看到大陸武漢等地看到的日食景象。現場還有多位 建國中學北一女的同學在協助相關工作。猜想是天文研究社或是地球科學研習社的同學,不過沒有看到自己的學生。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一(2009.04.20),本校9605(805班)在實驗課做「竹筷乾餾」實驗。

DSC00176

這個實驗很簡單,但內容在這個範圍算重要,考試常考。考它的氣態產物可燃,會生成焦油及醋酸,及留下木炭。以前是用試管裝木屑,再用棉花封口。但因為生成焦油的關係,所以做完實驗後,試管都會黑黑的,又洗不乾淨。現在都改採蕭次融教授建議的方式,用鋁箔紙包竹筷來做,效果好像還更好。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寫完「四川地震報導的錯誤」(無名Yahoo痞客邦)後,又在聯合新聞網看到「新聞辭典」:地震規模

前述新聞辭典證實我在「四川地震報導的錯誤」(無名Yahoo痞客邦)所說:芮氏地震規模6.2的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一顆在廣島爆炸的原子彈。也就是說維基百科所說規模5等於廣島原子彈的說法有誤。不過我不是地震專家,期待有專家可以去維基百科改寫,以免傳遞錯誤訊息。

聯合新聞網很用心地畫了圖表,文字說明裡,很正確地表明:「每個地震只有一個規模數值」,也用圖形及說明解釋了斷層如何產生地震,也標示震源與震央的位置及意義,並清楚說明:「震央在地表,震源在地表下」。我說這個圖表,會有助朋友了解地震一些重要名詞。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2008.05.12)大陸四川省汶川縣下午二時廿八分發生規模七點八的強烈大地震,造成慘重傷亡。從昨天下午至今天,各種新聞媒體都在不斷播放災難消息,包括死亡人數、台灣遊客安危等等。不過有些報導有明顯錯誤,該回來重修國中地球科學。


小時候聽新聞報地震,最常聽到的錯誤就是:「這場地震是芮氏地震儀上規模〤〤的地震。」嗯……這世界上沒有一種地震儀叫做「芮氏地震儀」。我們一般所用的地震規模是「芮氏地震規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中央氣象局地震百問維基百科),是利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測量,不是所謂「芮氏地震儀」。不過這種錯誤,近年來已沒有聽過了。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2008.05.03)中國時報有個新聞:「水乾淨嗎? 三鹵甲烷有致癌疑慮」,我也看到TVBS有相同報導。說實在的,感覺怪怪的。

在今天的報導裡,專家說:「自來水煮沸後不要直接掀蓋,以免吸入致癌物質,應等到水冷後再開掀蓋。」這是因為自來水加熱時會產生三鹵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 )的關係。而會產生三鹵甲烷,是因為自來水為了殺菌添加了氯。關於三鹵甲烷朋友可參考1991年8月第0260期科學月刊:「三鹵甲烷是什麼?」。

但是希望大家把水煮開時,把蓋子掀開,也是專家說的啊!朋友看中國時報93年7月2日的報導:「小心喝水潛藏危機中」這篇報導裡就說:「自來水煮沸過程中三鹵甲烷會先隨溫度增加而增加,當一百度時會達到最高點,此時一定要打開鍋蓋讓它繼續煮沸。」現代人會在水燒開後,打開壺蓋,也是因為專家這樣建議啊!兩個專家說得不一樣,朋友你說,誰說得對?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中國時報有篇報導:「清潔劑都含氯 不慎混用會爆炸」,看得自己一頭霧水。


報導裡說:「環保署官員說,貼有「環保標章」的清潔劑,依規定不得檢出氯化物。」而「消基會發現市售清潔劑「百分百」都含氯化物(化學式NaCl)」。我不知道貼有「環保標章」的清潔劑是否不能含氯化物,也不知道這裡所說的氯化物是什麼,但報導裡的說的:「氯化物(化學式NaCl)」太奇怪了。因為NaCl就是氯化鈉,也是我們平常吃的鹽巴(這個也是國中程度的理化就會知道的事)。清潔劑裡幹嘛加鹽巴?就算加了,也不會有什麼環境污染的問題,也不會爆炸什麼的。這是什麼跟什麼!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2008.01.03)的一篇報導,可以讓我們談談媒體(就是小小的批評一下)以及科學(常識級的)


昨天在車上看數位電視,民視新聞在快報時說,有兄妺吵架,兩人互潑鹽酸造成受傷。一般人家裡可能有鹽酸,所以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但等到真正報新聞時,才知道兩人互潑的是「通樂」。新聞報導倒沒出錯,「通樂」鹼性的。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國中教理化及地球科學。地球科學除了傳統的四大領域:地質、天文、水圈、大氣外,生態環境、全球環境也是新興重要課題。例如「聖嬰現象」(維基百科資料)最近都納入國高中的教材範圍內。以下是來自科景http://www.sciscape.org/)的文章。在所謂全球變遷、全球暖化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是否要刻意影響天氣,恐怕也是人類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不過如果人類真地想要去影響氣候,那麼一如我剛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Yahoo的部落格痞客邦的部落格也有)發表之文章:「我是傳奇」所說的,人類最好謙卑一點,要更小心,要更注意。即使我們真有能力改變天氣,也絕不可恣意而為,因為我們永遠不曉得大自然會如何反撲。我一直相信,事情不會只有好一面,沒有壞的影響(當然凡事也不會只有壞的一面,沒有好的影響。禍福相依,古有明訓)。當我們逆天而行,為自己(人類)謀福利時,很可能也種下禍因。所以面對自然,我們最好謙卑、收斂,不要妄想。


由於科景標明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臺灣的授權規定,所以我引用全文如下: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上有許多謠言,包括電磁波、微波、需要骨髓等等,不一而足。這是最近收到的e-mail,提到一個網路謠言。其實只要有粗淺的天文學知識(國中程度就好),就可知以下的話不可輕信,但不知為何,不真實的話,仍可流傳那麼遠?在有機會跟同學提到網路時,我都會提醒,網路上的話,最多相信一半。其實古人就已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讀書求學的目的,在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斷。面對任何權威,都要有懷疑的態度,隨時保持清醒。

這是謠言的內容: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