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2008.05.31)到新舞臺觀賞「相聲瓦舍」(官方網站維基百科介紹)創團20週年相聲劇「戰國廁前傳」。就因為要看這齣戲,所以909的謝師宴無法全程參與。

賴聲川先生(維基百科介紹)執導「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他說:這不是相聲,而是相聲劇。我不知道在專業人士眼中如何分辨,但至少在形式上,「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場景是華都西餐廳,進行的是脫口秀及相聲表演,也就是「外殼」上他不是相聲,而是在另一場戲。但「戰國廁前傳」自始自終就是傳統的相聲表演形式,但在售票網站上說這是舞臺劇,在現場發的節目說明上,這是相聲劇。當然這都是表面、形式,並不重要。

要敘述觀後感有點困難。因為相聲就是一個個段子,一個個「包袱」,在起承轉合間博君一笑。即使有點故事情節,放在某個脈絡中行進,也都不重要。在這裡重述曾聽到的內容,不要說記不起來,即使能照本宣科地重新寫出來,也毫無必要,也煞風景。不過聯合文學配合演出,有出《戰國廁》劇本集,內容包括「誰唬弄我」經典橋段-「戰國廁」,及「戰國廁前傳」的全部內容。有興趣以文字欣賞表演的朋友可以洽詢。我相信以後也會出DVD,那麼就可完整地看到演出。我衹能說,昨晚的表演很流暢,內容很扎實,也有發人深省之處。當然,很好笑,整場笑聲不斷,「相聲瓦舍」的「包袱」安排得很好。

在昨晚演出前,曾在報上看到一個標題(僅看標題,沒有內容),是說「戰國廁前傳」是相聲中首次放入同志議題。嗯……是的,在第一次表演「想樂」中,隱約間有著同志的暗示(或者明示),不過並沒有清楚明白或者深刻地探討同志議題。事實上在故事的舖陳中,這也不是重點。

昨晚演出分為三段:「想樂」、「飛魚王」,中場休息後,先有段主題曲「長城」,再接最後的「北七烙賽」。在「想樂」中,談到在如今這個世道,太拘泥於現實,很難快樂,所以要「思考、轉移、創造」,這倒是蠻有道理的。其實人世間喜怒哀樂,很多是要看自己如何面對。所以現代人才常說要「正面思考」。現實環境如此,也改變不了。惟有改變自己的心境、想法,才能讓自己過得自在點。

第二段「飛魚王」,基本上是談「環保」的。這種議題,大家應都耳熟能詳。不過其中談到我們把一堆「垃圾」都往海裡倒時,因為內容扣緊時事,也許過個五六年,觀眾就不會像今天這樣發出會心一笑。我想這也是劇作家的難處。如果能貼近生活,就能更引起共鳴,但也因此有時效性或時代性,隔一段時間,隔一個世代,就會有距離,沒有相同戲劇效果。此外,我也是在本段中才了解宋少卿先生有一半原住民血統。我想這事,在以前就披露過,但我直到最近才常看表演,所以昨晚才知道。

第三段「北七烙賽」。裡面提到了「鍋盔」。這是一種大餅,很厚實,很硬。吃一點,灌點水就很有飽足感。我小時候在衡陽路買過,現在已經看不到了。聽到戲裡提到它,不禁勾起小時候的回憶。此外段子進行中,講述一個四川千金遠嫁上海,路上陪嫁船隻因雨靠岸停泊,遇到一位父女。我聽到這裡,就在心裡暗喊:「鎖麟囊」(維基百科介紹)!結果劇裡也藉故帶出「鎖麟囊」一詞,而後故事發展也與「鎖麟囊」相同。其實我幾乎沒聽京戲,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知道「鎖麟囊」的故事。衹能說文化的滲透力無所不在。

配合故事帶出「鎖麟囊」,馮翊剛先生清唱兩段「鎖麟囊」。可惜昨晚舞臺沒有大螢幕,幫我們打上字幕。所以像我這種沒有京戲底蘊的人,還真聽不出在唱些什麼。我想這在前後連貫上,會有點小缺憾。如果有螢幕,那麼中場後放「長城」時,也可以配上字幕,甚至相關圖片、影片,我想效果會更好。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ykao 的頭像
    yykao

    Eric的網誌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