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10.05.06)至臺北小巨蛋(Taipei Arena )欣賞《安德烈‧波伽利臺北演唱會》(Andrea Bocelli Asia Tour)。

昨晚舞臺也是左右兩側大螢幕,呈現舞臺上演出者的特寫鏡頭。舞臺後方一片薄紗垂墜,但也是螢幕。在演出同時播放圖片、影片。有些影片好似歌劇演出的片段,有些像新聞畫面,有些像電影,有些就是尋常紀錄。也有時在薄紗上呈現燈光變化,或是光影搭配影片、圖片。這些當然使得舞臺效果更豐富,不過以波伽利(Andrea Bocelli,中文維基百科-資料很少,英文維基百科-資料較多)的演唱功力,其實不需要這些外加的裝飾。

昨晚演唱會上下半場的第一首曲子,都是由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NSO)演奏。曲目是比才《卡門‧序曲》(Bizet,Carmen-Overture)及蘇沛《詩人與農夫‧序曲》(Von Suppé,Peasant and Poet-Overture)。《卡門‧序曲》是耳熟能詳的曲子,原本以為沒聽過《詩人與農夫‧序曲》,但也有些小節感覺很熟悉。個人覺得NSO的表演不錯,有一定水準。但不知是因為音響問題或是什麼原因,昨晚初聽時覺得音色怪怪的,樂團的聲音有點不一樣,好像有個突兀的樂器在演奏,而且感覺悶悶的,好像不是聽現場演奏(或許我離舞臺很遠也是原因)。還好後來就不會這樣。

昨晚上半場演出的曲目都來自歌劇,第一首《卡門‧序曲》(Bizet,Carmen-Overture)、第二首威爾弟《弄臣‧善變的女人》(Verdi,Rigoletto-La donna è mobile)及最後一首(第九首)威爾弟《茶花女‧飲酒歌》(Verdi,La Traviata-Brindisi),實在太有名了,即使像我這樣的古典音樂門外漢都知道。下半場曲目幾乎都取自2008年的專輯《Incanto》(義往情深),裡頭我衹知道科特勞的《散塔露西亞》(Cottrau,Santa Lucia),不過每首曲子都很好聽。

昨晚演出者還有臺北愛樂合唱團( Taipei Philharmonic Chorus ,TPC),個人認為表現不俗,與波伽利合作的效果很好。女高音莎賓娜‧席薇拉克(Sabina Cvilak),及最後一首出場,並唱兩首安可曲的的特別演出黛兒塔‧古德萊(Delta Goodrem),以及一位長笛手安德烈‧葛米涅利(Andrea Griminelli)。昨晚長笛表演了好幾次,看他的指法也覺得他十分厲害。

波伽利不愧是「跨界天王」,演唱功力真地沒話講。他聲音高亢清亮又中氣十足。聽他拉很長地飆高音,再戛然而止,實在很過癮,忍不住要大力拍手。除了高音,波伽利的低音也十分渾厚,真是讓人覺得他的聲音是上帝的禮物。雖然昨晚演唱的曲目,幾乎都不知道歌詞的意思,但仍能從波伽利的聲音中感受其中的情感。波伽利的聲音真地十分動人,昨晚的演出真是令人欣喜的表演。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