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2008.10.25)到華納威秀信義店看《黑暗之光首部曲:微光城市》(City of Ember;英文官網開眼電影網IMDb)。本來想看《謊言對決》(Body Of Lies ;英文官網開眼電影網IMDb)。但到電影院時快一點,《謊言對決》卻要三點才有場次,所以挑了兩點多開演的《微光城市》。

之前曾看過影評介紹,說本片有環保意識,但我個人不太同意。除了片尾說要維持微光,讓大家有機會可以再接觸陽光,自由呼吸,勉強算得上與「環保」有點關係(很勉強的有關),片子裡沒看到什麼環保議題。劇情是為了保存人類命脈,建築師在地下建立了《微光城市》,但片子沒有交待地球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地面不適合人類生存。故事裡,《微光城市》正在敗壞,提供光明電力的發電機,愈來愈常故障,故障時間愈來愈長,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而食物等也發生短缺。但這部份也與環保無關,就是一個窮苦的環境而已。這部電影是由小說改編而來,也許在小說中有更多的環保元素,但在電影裡,其實沒有。

電影裡有兩個角色可以做個對比。一個是市長,一如臺灣的政治人物,蠻會說話的,也讓市民對他很愛戴。但實際上卻是貪汙自私,在其它人食物短缺時,勾結倉管人員,幫自己儲存一整屋子的食物。最後多行不義必自斃。另一個是下水道維修人員的工頭。一方面很「笨」,工作二、三十年,卻不知道機器上某個按紐是做什麼的,因為那不是自己的工作。但在最後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男主角問他為何要來,他說:「這是我的工作。」所以他是個傻傻的,衹管自己,同時盡忠職守的人。以此來看,《微光城市》談人性,恐怕比談環保來得多。

要挑看毛病的話,《微光城市》的故事裡,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例如影片衹看見小小生產蔬果的溫室,那麼肉類來源呢?或許就是因為沒什麼生鮮,所以片子裡的食物都是罐頭。但罐頭也是由生鮮食物製作的啊,哪來的生鮮呢?總不可能是當初建城的人留下來的吧!因為片子的場景已是建城2百年後了。片中女主角要腳踩的發電機,聽卷父母留下的答錄機錄音帶。戲裡的口吻似是過去才有答錄機,現在已經沒有了。但要有電話錄音,需要有電話。建城之初,怎麼會有如此的基礎建設。而已經有了,現在又為何沒有了?水管壞了,早就沒有材料維修。對一個身處地下,又不會向外擴展的城市而言,物資愈來愈匱乏當是顯而易見,但這一切似乎不必拖到2百年後才發生吧!另外,難道是為了不讓《微光城市》居民在2百年未滿前離開地下,否則為何要十分隱晦地留下走上地面的線索,同時過程還十分不易。建築師留下盒子線索,不就設定2百年後人類要走出《微光城市》?那何必弄得這麼麻煩?

本片是部平舖直敘的片子,沒有好萊塢慣用的特效,也沒有曲折的劇情。某個角度看,是部普普的電影(也許《謊言對決》會比較好看)。本片中文片名是《黑暗之光首部曲:微光城市》,那該有二部曲、三部曲。就拭目以待,續集情況如何吧!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