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把稿債趕完了,所以昨天(2008.12.23.)決定放自已假,到華納威秀信義店看《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官網、開眼電影網、IMDb)。
本片的故事是:不明外星球體自外太空降落至曼哈頓中央公園,來自曾歷經滅亡且高度發展的星球外星人克拉圖(Klaatu,基努·李維飾)到此,來拯救地球避免人類過度環境破壞。克拉圖本身對於人類抱持著負面的看法,而美國國防部長芮吉娜傑克森(Regina Jackson,凱西·貝茲飾)拒絕他與聯合國交談,堅決認為著地球是「我們的」,最後克拉圖決定,消滅人類防止又一具有生命的星球消失,人類消失,地球才得以生存。克拉圖的毀滅程式,在於巨大機器人守衛古特(Gort),世界各地降落的球體-諾亞方舟送走各種萬物生命體後,古特隨之分散化為眾多奈米甲蟲,甲蟲不斷自行分裂繁殖,行成巨大的甲蟲霧吞噬所有面前的任何建物。天文學家博士海倫班森(Helen Benson,珍妮佛·康納莉飾)與其繼子雅各(Jacob,傑登·史密斯飾), 帶著克拉圖逃亡的路程中,終於說服克拉圖人類是可以改變,有著值得拯救的另一面存在。證實人類的愛之後,克拉圖等人隨即回到中央公園的球體關閉程式,警告海倫既使停止古特,人類依舊要為他們的生活付出代價。抵達中央公園,快碰觸球體前奈米甲蟲霧也同時撲來,迫使他們暫時至橋下躲避。不幸地,海倫和雅各已被奈米機器侵入體內頻臨死亡。最後克拉圖將他們體內的甲蟲轉移到自己身上,犧牲自己衝過吞噬雲霧,走向前去碰觸球體關閉毀滅程式。碰觸球體瞬間向外發散強烈 的脈衝光,毀掉所有奈米機器人,拯救人類。同時隨著球體離開,在地球上人類的所有的科技全部停擺,變得毫無價值萬物歸零。(以上情節簡介取自維基百科)
就故事情節而言,還好!雖然開眼電影網裡,提到本片本片翻拍自金獎導演勞勃懷斯黑白經典科幻片《地球末日記》,而1951年的《地球末日記》,可說是最具原創性與創新的科幻電影之一。但經過這麼多年,科幻片也出了那麼多,這樣的情節並不引人入勝。就特效而言,也是還好。雖然開眼電影網說 ,負責本片特效「威塔數位」(Weta Digital)是全球知名的視覺特效公司,曾經參與製作許多票房成績卓越的的鉅型電影的幕後視效工作,包括《驚奇四超人》《曼哈頓奇緣》,並以《金剛》《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系列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視覺特效獎項的肯定,不過本片特效並不十分突出。喜歡看爆破場面的朋友,恐怕也會失望。 整體看來,本片是還可以,但並沒有很特別(不知道為什麼說,美國的票房很好)。
這部片可說是環保片,因為片中控訴人類害環境,使地球瀕臨死亡,所以外星人才要來干預。不過片子裡並沒有特別點出人類倒底做了什麼傷害地球的事。而女主角跟男主角說,人類會改變,或者說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會改變,但片子裡也沒提到、帶到任何改變(我不認為片尾所有機器、電力都停止,算是人類的改變。而且人類要停止傷害地球,也不必停止所有的機器、電力)。開眼電影網提到:本片是20世紀福斯電影的母公司News Corp媒體集團的第一部綠色製作,所有拍攝過程,不論在耗材、場景搭設的選擇,或是服裝、燃油的使用上,都是以「節約能源」以及在維持「碳平衡」的原則下進行。不過這些用心,在電影裡看不到。
一如其它看過的科幻片,每當有外星人說人類殘忍、狡詐、自相殘殺等等,活該滅亡,不值得一救時,就會表現人性的另一面,善良、友愛、無私。女主角在中央公園發現自己也被外星蟲入侵時,沒為自己求情,仍請求男主角救兒子(繼子), 諸如此類的事,才像男主角覺得人類仍有希望。我想這大概跟「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一樣,永遠沒個定論,連想分一分孰重孰輕,大概都不可能。 片子裡有個外星人派來地球臥底的老人,說人類有毀滅的傾向,很糟糕,但他仍捨不得人類,人類有另一面。當初他怨懟把他派到地球,如今地球已是他的家,他要留下來共存亡。我想這樣的想法,是值得讓我們細細思考的。而面對自己的人生,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境遇,恐怕也是一樣地出現。
不知是不是拜中國堀起之賜,那個臥底旳外星人跟男主角,用了好幾句中文對話(最後才改說英文)。當然在外國片裡聽到中文,十分親切。不過我想這衹是電影公司的行銷手法而已。
另外有一點,我個人存疑。所謂進步,不衹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包含人文、思想的進步。一個科學如此進步的外星文明,怎麼會以為自已有權替天行道,判人類死刑?要人類滅絕?人類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也沒有任何說理解釋的機會。男主角本來說要去聯合國,但被自大的美國人擋下,這樣就可以執行毀滅程式?這些作為澈頭澈尾地違反人權,違反現代法律要求的程序正義。我相信,一個科學如此進步的星球,人文思想不會這麼落後。當然這種批評對娛樂事業而言,太過嚴苛。真要照規矩來,電影恐怕就不好看了!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