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09.08.29)到臺北小巨蛋(Taipei Arena )觀賞《雲南印象》。這是2009年聽障奧運藝術月最後一場表演。節目是由大陸舞蹈家楊麗萍(維基百科資料)採集雲南26個少數民族的舞樂精華編製而成。主辦單位贈送的節目折頁中介紹:「《雲南映象》是一臺既有傳統之美又有現代之力的舞臺鉅作,她將雲南最原生的民間歌舞精髓和民族舞蹈經典全新整合重構,再創雲南濃郁的民族風情。在演出中,原生、古樸的民族歌舞與新銳的藝術構思碰撞,帶給觀眾特殊的雲南映象。」以昨晚觀賞的感想,這樣的評語並非過獎。

如同之前《原班人馬》及《藍人組》,節目一開始,先由身障藝術家開場。昨晚是林儀珊小姐表演《獻舞》。林小姐2007年榮獲臺北富邦銀行聽障表演藝術類「百合獎」,也是2009年總統教育獎得主。昨晚表演由林小姐開場,十分合宜。折頁及現場說明都提到,林儀珊小姐是小時候觀賞楊麗萍小姐的「孔雀舞」後,燃起對舞蹈的熱忱,克服聽力障礙,「舞出寂靜,貢獻己能」。當初因楊麗萍小姐習舞,現在為楊麗萍小姐開場,算是對偶象致敬。

昨晚節目內容很豐富。自己是覺得比臺灣原住民的表演更多元。當然這樣說法也許並不公平,一則自己沒有完整地看過臺灣的豐年祭,再則大陸少數民族眾多,自然能呈現更多樣的風貌。因為個人偏好的關係,我很喜歡昨天第一場表演「太陽」中的「太陽鼓」(第一場表演,鼓是主角)。他們打的鼓,節奏、韻律等等都很棒,個人覺得不輸日本鬼太鼓座(鬼太鼓座官方日文網頁維基百科的介紹:英文版日文版及臺灣的優人神鼓。不過表演時,旁邊的螢幕上說明,原始民族有生殖崇拜,鼓槌和鼓面與男女的性器相似,而擊鼓更有男女交合的象徵意義,這種說法倒是第一次聽到。那以後看人打鼓,是不是都要想到那檔事?

昨晚一些表演蠻有意思的。進行「煙盒舞」時,螢幕上有顯示舞蹈的名稱,而那表演就和名字一樣,模仿什麼螞蟻啦、熊啦等等,看舞者模倣象形自然界景象,很有意思。而最後一位男舞者要把舞暈了的女舞者抱起,他還故意表演像是抱不動的樣子,還要大吼一聲以一鼓作氣,這動作引得全場大笑。 

昨晚折頁中,有節目介紹。不過在節目進行時,舞臺兩側螢幕播放的資料更豐富,覺得如果書面資料更多一些,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昨晚的表演,這樣會更好。臺上演唱「女兒國」、「打歌」及「瑪尼石」(這不確定)時,螢幕有歌詞。不過前兩首,歌者當是國語(普通話)發音,衹是有很特別的腔調。而最後一首應是藏語,螢幕的歌詞是翻譯。前兩首歌的歌詞很有趣,而最後一首算祈福。最後一首歌是個小女生唱的,她的聲音好清亮,唱得好棒!

楊麗萍小姐當然是昨晚的主角。昨晚她有兩場獨舞,一首在第二場「土地」一開始的「月光」,另一首是壓軸的「雀之舞」。楊麗萍小姐被稱為孔雀公主,在臺灣是演出「孔雀舞」聞名。昨晚看她表演,實在不能不折服。真不知道她怎能做到那樣柔若無骨,她手臂擺動,以手臂、手指模仿孔雀的動作、形貌實在唯妙唯肖,而動作十分輕靈,如前述:柔若無骨,好會被風吹一下就會隨意飄動。不僅是手,連身體的擺動也如水蛇般靈活。衹能說表演得太好了!

《雲南印象》的舞者多數是沒有舞臺經驗的農民,但這不減損演出的可看度。他們昨晚當是用雲南土話唱的歌很動人。昨晚謝幕時,各舞者、歌者就是在歌聲中出來謝幕,這也蠻特別的。昨晚的演出很棒,很值得推薦。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