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09.01.20)晚上到華納威秀信義店觀賞《忠犬小八》(Hachiko:A Dog's Story;日文官網、開眼電影網、IMDb)。
本片故事取材於日本「忠犬八公」(維基百科資料)的故事。故事是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農學部教授上野英三郎自1924年起飼養一隻名為「八公」的秋田犬。八公每天都會將上野教授送到家門口,還經常在傍晚的時候到澀谷站去迎接主人下班。 1925年5月,上野因病猝然去世,然而八公並不懂人事,依然每天到澀谷站去等候主人的歸來。直到 1935年3月死亡為止。日人為感念其忠心,於東京澀谷車站豎立一座「忠犬八公」的銅像。。
本片基本上保留了原本故事主要內容,男主角也是大學教授,小狗犬種也是秋田,也名叫「小八」(Hachiko,小八是臺灣版的翻譯),甚至連小八在車站等了近十年都相同。不同點在故事發生地由日本移到美國。雖然電影藉由男主角外孫講述整個故事,而他說不知小八從何處來,但電影明明白白地演出小八來自日本,我想這也是對原來故事的尊重吧!
這部片子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曲折離奇的內容,也沒有令人驚艷的特效,就是平舖直敘、溫馨輕鬆地演出人狗故事。雖是清淡如水,卻也是雋永甘美,耐人尋味。
電影也用些手法做表現。例如並不刻意有其它表現,就以場景開始下雪、積雪到雪融暗喻時間流逝。同樣的表現,也用了樹由枯枝到綠意盎然再到落葉,同樣表示一年又過去了。而雖然到最後演員並不特別顯老,但小八倒是明顯在十年後顯得較臃腫,老態龍鍾(不知道小八是怎麼拍的!)
片中女主人一開始反對家裡再養狗。但就如某場戲中男主角對女主人說的:「我知道妳對我非常忍讓」。是!雖然心裡不願意養狗,但看到男主角的態度,女主人也就容忍小八留下,不僅退掉想領養小八的電話,還協助照顧小八。由此可見兩人是多麼相愛,多願意為對方犧牲。這份感情比起小八到車站痴等十年不惶多讓。
劇中男主角想教會小八檢球,但教不會。男主角的日本朋友說,秋田不為取悅人類而活,如果有一天它會去檢球,必有特殊的理由。電影裡看來,小八或因吃醋(男主角和女主人間),一早起來鬧彆扭,不願跟男主人到車站。但後來又口啣球兒到車站,與男主角玩丟球檢球的遊戲。在男主人而言是終於學會了,在小八而言應是你對我很重要,很特別,所以我願意取悅你。正當一切似乎都會更好時,男主角卻驟逝。我感到似乎人生常是這樣,明明要改變了,卻為時已晚。
看本片,我並沒有感動地流淚,但這還是一部不錯的片子,值得一看。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