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2010.04.03)晚上到城市舞臺欣賞屏風表演班的《徵婚啟事》浪漫版。

DSC01139

本劇故事改編自陳玉慧小姐同名小說(維基百科資料)。而小說來自陳玉慧小姐在1989年11月於報上刊登一則「徵婚啟事」:「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無誠勿試」。當時共有108位應徵者(其中一人為女性)。陳玉慧小姐根據與其中42位男性的對話寫成《徵婚啟事 我與42個男人》。李國修(維基百科資料)先生徵得陳玉慧小姐同意後將其改編成舞臺劇,前後搬演四次,分別是1993年首演版、1998年華麗版、2002年幸福版,以及今年2010年浪漫版。今年演出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應徵的男子由22人濃縮成15人,目的在使角色更鮮明。同時新增兩位徵婚男子,一位「未婚爸爸」,反應現代社會速食婚姻與情愛關係的狀態。另一位「代友徵婚的男人」,披露部份現代人對於生活的逃避與偽裝。

昨天由曾國城(維基百科資料)先生擔綱演出,一人分飾15角。透過語言腔調、服裝、肢體動作,那15位徵婚男子形象鮮明,彼此間區隔明顯,這應是表演者成功的地方。而整齣戲是以「戲中戲」的方式演出。我們看到女主角與徵婚男子的對話,是戲裡「某劇團」為將上演舞臺劇《徵婚啟事》的排演過程,而臺上排演被打擾打斷,劇團人員間的衝突糾葛等等,就是戲中「某劇團」的「真實生活」。李國修先生在節目單上寫到:「劇中人物在真實與扮演受擾的錯置關係中,衍生出一種饒富趣味的不工整對應關係。像是一面鏡子般,反射出愛情和婚姻在預期與實際之間的差異,亦像是一道人生中真假虛實的混淆邊界。」

雖然本劇應算是喜劇,戲裡舖陳了很多笑點,觀眾席上也不時發出笑聲,但我看戲時卻仍帶點「沉重」之感。很諷刺地,戲裡女子渴望成婚,發出「徵婚啟事」而與眾多男子對談。但「現實」裡,女主角的婚姻卻面臨問題,丈夫要求她簽字離婚。而戲裡其它的情愛婚姻關係,無論是男主角、女主角與燈光師,都是觸礁,難以圓滿。果真如「圍城」裡說的,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正如李國修先生寫的「愛情和婚姻在預期與實際之間的差異」。劇中對白提出的問題,也都難以回答,讓人深思:「家是什麼?」「感情是什麼?」這些種種,使我看戲的時候,雖然也會因為埋設的笑點而笑,但情緒是低沉的。

戲裡安排一段同性戀插曲。不知道1993年首演時有沒有這一段?如果有,那麼在17年前就碰觸同性戀議題,這齣戲算是大膽前衛的。

昨天演出有一些小瑕疵。舞臺上會投影字幕,告訴觀眾這是第幾位徵婚男性,但第4號、第5號的編號次序弄反了。而第十位「代友徵婚的男人」出現兩次。同時在「代友徵婚的男人」裡,曾國城先生戴了特製頭套,配合服裝變成一個大胖子。但戴了頭套後,曾國城先生的聲音像被悶在葫蘆裡,隔了一層聽不太清楚,這應該可以想辦法克服。雖然有些小小失誤、問題,但不影響整體演出,這齣戲還是蠻好看的。這次錯過的朋友,6月11日到13日,在國家戲劇院加演四場,可以買票進場。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ykao 的頭像
    yykao

    Eric的網誌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