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2010.05.09)至國家戲劇院欣賞音樂劇《四月望雨》。

DSC01177

這齣戲是2007年由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委託「音樂時代劇場」(官方網頁痞客邦部落格)創作(最早發想來自客委會「客語歌舞劇」的標案,但未得標),2008年加演時由王偉忠(維基百科)先生擔任監製,至我觀賞的這一場(表演時間:05/07~05/09),已是四度上演。短短三年上演四次,應該打破臺灣紀錄。

很可惜《四月望雨》前三次上演都沒來看,這次總算如願以償。讓自己買票進場的最大動力,就是故事主人翁鄧雨賢(維基百科)先生是我最喜歡的臺語歌《望春風》(維基百科)的作曲者(作詞是李臨秋先生,維基百科)。衝著《望春風》我就要買票進場。昨晚當演唱到《望春風》時,忍不住以手掩口,輕聲地跟著唱,我實在太喜歡這首歌了。

由於時代及人物背景的關係,昨晚表演使用了臺語、日語和客家話。(鄧雨賢先生出身桃園龍潭,是客家人)。一般對話是用臺語,有日本人時會用日語。鄧家自家人說話時用客語。演唱的歌曲也包含臺語、日語及客語。劇中人說日語時,有時會說一說就冒出臺語來,變成臺語、日語夾雜,引得觀眾大笑。我想這是導演故意設計的笑點。

昨晚劇中演唱的歌曲,除了《雨夜花》(維基百科)(及改編的日文歌「名譽的軍夫,譽れの軍夫」),《月夜愁》(維基百科)、《四季紅》、《望春風》及《大稻埕進行曲》是鄧雨賢先生過去的創作,其餘都是製作本戲時新作。但比起「果陀劇場」《我愛紅娘》(Hello Dolly),以及「音樂時代劇場」臺灣音樂劇二部曲《隔壁親家》,本劇的歌詞比較優美典雅,感覺上演唱難度也高一些。至於舞蹈方面倒沒有感受到三者明顯的差異。劇中人純純因為愛人吉村祥一戰死沙場,憂傷過度而死時。鄧雨賢先生抱著遺體,與陳君玉先生齊唱《雨夜花》,那歌詞配合曲調以及情境,真是很感動人心啊!(前述純純憂傷而死的情節是故事改編,與史實不符。)

昨晚看表演時,演唱到《四月望雨》及最後《終曲》,都提到「四月」。我不禁想,「四月」是怎樣特別的日子啊!公共電視那部超受歡迎的連續劇,也是《人間四月天》(維基百科)。四月呀是春天的日子,莫非因此使得人心特別靈動?

昨晚的演出實在精彩,觀眾的掌聲十分熱烈(居然還有人喊安可,音樂劇怎麼安可啊?),怪不得可以四度上演。昨天也是我四十七歲生日。去年生日,我聽了《2009蔡琴”新不了情”演唱會-母親節加長版》作為自己的禮物,今年就用《四月望雨》為自己慶生。明年生日星期一,大概不容易再來看表演,那是否能像學生那般,請個假,找個地方與自己相處,好好想想、好好反省?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ykao 的頭像
    yykao

    Eric的網誌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