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完一本買了很久的書:『于丹《論語》心得』(誠品、博客來、金石堂)。
于丹(維基百科)因2006年在大陸「百家講壇」解讀自己對於《論語》的詮釋而走紅,因此有這本書(2007年4月初版),我也是因此才買這本書。但當初翻了幾頁就暫時擱下,直至最近才拿出來好好讀一讀。
于丹小姐解讀《論語》,與高中學「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時不太一樣,感覺更平易近人,貼近生活,直指人心。同時引用許多小故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想傳述的想法,感覺更有親和力。我想這也是能在「百家講壇」暴紅的原因。個人感覺于丹小姐在書中強調要回到自己本身、內心。把自己修養好,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及心性。把自己照顧好了,其它都不會是問題。當然書裡談到很多事,書中心得共有七部份 :「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及「人生之道」。不過我個人以為「回歸自我」是其中關鍵。
另外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分寸」。親疏遠近都要有一定的分寸,即使是親人也要保持一點距離,給彼此一個空間。所謂「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對朋友,「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于丹小姐還提到了「非愛行為」(以愛的名義進行的強制性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警愓。
書裡還提到很多不錯的想法,如禪宗推崇的境界:「花未全開月未圓」。而談到「人生之道」,孔夫子說的「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早過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年紀,離五十衹有三年(中國人傳統算法則衹剩兩年)。四十那年,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疑惑,但我相信自己五十時,應該可以做到書中所說的:「能夠客觀認識命運中的窮與通, 人世間的好與壞,知道這一切都很自然﹐,能理性把握,平靜應對。」也就是「不怨天,不尤人」「知命、知禮、知言」。
讀這本書,談的是「修身養性」。在這個尋求自己轉變的當口,這本書正好是自己的明燈、指引。其實應該常拿出來翻一翻,藉此砥礪自己。若我真要「五十而知天命」,那我還要藉由此書提示的道理,多多修養自己。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