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應該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常用來表示同一件事,樂觀的人與悲觀的人看法截然不同。
故事一是桌上半杯水,樂觀的人說還有一半,悲觀的人說衹剩一半。
故事二是製鞋工廠派兩個業務員去非洲考察,一個人回來說:「生意沒希望。非洲人不穿鞋。」另一個人回來說:「生意前途光明,非洲人沒鞋穿。」
不需要冠上「樂觀」「悲觀」這種感覺上有價值判斷的話語。但故事明白地點出,同一件事,看法不同,做法也會不同。
學校中庭裡有一座涼亭,其實平常少有人利用。最近看到學生在那裡刷油漆,做點彩粧佈置。
第一天看到學生在佈置時,我嚇了一跳,也充滿疑惑。因為今年度,學校有個優質化工程要做,中庭是要重新整理的,這座涼亭即將被拆除,整個中庭的面貌會改觀。因此即將被拆除,所以我認為就不用再花心力去打扮、整理了。跟總務主任談起這件事,我問:「拆都要拆了,幹嘛還要刷油漆,畫圖案去佈置。」主任說:「藝術與人文老師覺得,反正已經要拆了,所以正好可以讓學生拿來隨意塗塗抺抺,發揮創意巧思來粧點。好好發揮剩餘價值。」
藝術人文老師不僅打扮了涼亭,也把一些將改變的樓梯間,請學生來重新彩繪。不僅涼亭有油漆,連旁邊的石頭,也做了裝飾。
同樣一個即將拆除的涼亭,我認為已無價值,所以不用再花心力。有老師覺得,正因為沒用了,所以可以讓學生拿來練習、玩耍。您覺得呢?您覺得哪一個想法比較好?哪一個想法比較適合校園?比較有教育意義呢?
那麼在人生路上,我們又是怎樣看待我們遇到的問題?發生的事情?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