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08.02.15)至世貿看第十六屆臺北國際書展。我今天沒買書,就是繞了展場,有些攤位看了兩三次。


看到書展,就會想起小時候,在國際學舍辦的書展。那可是當時的大事呢!每次書展都能吸引好多人去參觀。當然啦,把國際學舍書展拿來跟臺北國際書展相比,一定會被有識之士斥為不倫不類,兩者的規模、層次,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我要說的衹是,「書展」是我年輕歲月時美好的回憶。


我在展場有看到Google的攤位。我想奇怪,為何會有Google的攤位?原來是推廣他們的圖書蒐尋。其實之前Google有計劃要把圖書館藏書掃瞄建檔,讓世界上的人都能搜尋到,但引發了著作權爭議。現在怎麼樣了,我不確定。不過呢!一則我對所謂「著作權」本來就沒有好感(雖然我用的軟體幾乎全部都是正版的),認為「著作權」是資本主義國家壓搾第三世界的工具。再則我認為時代在進步,觀念、法律都要與時俱進。想要靠著作物賺錢,也不一定要用以前的著作權觀念。之前美國公司努力防上線上音樂的拷貝,控告P2P公司,還在數位音樂上加密,不讓我們任意拷貝,弄到我們可以在這裡聽,卻不能在那裡聽,有時間限制或會員限制等等。但終於有人醒悟了,現在已有人販賣未加密防拷的數位音樂。所以我希望Google原有的計劃能實現,造福世上所有的人。


展場中,幾乎每個攤位都在大力促銷,打出七九折、七五折,或者其它種種優惠措施。今天聯合新聞網就有篇報導,就以「人文消失 國際書展像賣場」。嗯……我自己覺得還好,雖然各家都在促銷,但展場還不算太像菜市場(至少比起資訊月來,好太多了)。而且書展不就該多吸引一些人來嗎?低價是個很好的賣點。記得以前國際書舍書展,也被人家講說很像拍賣場。所以這部份我覺得還好。但是報導中提到的,一些有特色的小出版社今年都缺席,今天展場佈置也不如以往有特色,由此顯示書展的特色已逐漸消失,這點倒令人憂心。因為一個沒有特色的展覽,恐怕難以為繼。(當然您也可以說,失去特色與淪為賣場,是同一原因的不同表現,所以兩者一樣令人憂慮。)


報導裡也說到,有特色的出版社在書展缺席,與出版業不景氣有關。這個問題從上次「金石堂與凌域事件」,到最近的「誠品事件」,其實也多所討論(關於這兩件事,我在網誌上有寫過,比較清楚完整的報導、說明、評論,請朋友看看老貓學出版裡的文章)。我不是出版業者,所以事不關己,不痛不癢,不過身為喜歡看書的人,對這種事,還是會有些傷感。如果以後都只會有暢銷書,有特色,適合特定族群的小眾書籍都消失了,是多可惜的一件事。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