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2008.10.18)到國父紀念館欣賞由臺北愛樂室內合唱團(隸屬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演出的《上海臺北雙城戀曲》(A Love Story about Shanghai & Taipei)。

這項演出是在兩個時代、兩座城市的愛情故事舖陳中,穿插18首國臺語老歌(臺語歌僅一首)。從某方面看,表演形式類似《媽媽咪呀!》(MAMMA MIA!;官網開眼電影網IMDb),一個電影,一個舞臺劇,但都以「歌曲」串接全場。節目單中的「故事大綱」也巧妙地把演唱歌名鑲在介紹文中,如:「相愛的滋味有如春風吻上我的臉,來的突然卻愛的濃烈,旅途中的甜蜜蜜讓人忘記分離在即,在茫茫人海裡高唱-我衹在乎你。」。我比較少看音樂劇,所以不知道這和一般音樂劇有何不同?但顯然本劇是以音樂(歌唱)為主。憑心而論,就「戲劇」這個角度看,昨晚的演出薄弱了些,但我會去觀賞,本就是為了演唱的歌曲:除了前面那三首外,還有「思慕的人」(臺語)、「不了情」、「今宵多珍重」,還有我最喜歡的「綠島小夜曲」等等。而冉天豪先生改編得很好,原曲變為合唱曲後,似乎更加悅耳動聽,臺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的功力也很好,全場歌曲支支優美,宛如天籟。如果要挑毛病,那就是技巧十分純熟,但希望感情能多放一點(最後一首「愛神」的感覺倒是不錯!)。

舞臺上是空的,偶爾會搬出些方塊當板凳。鋼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鼓(爵士鼓?)和指揮在臨接舞臺的臺下。舞臺最後是一長條型的「螢幕」(?),配合劇情會有照片、影片、圖案、表情圖畫,還有張愛玲小姐(維基百科資料)的文字。這些多媒體都有畫龍點睛之效,特別是張愛玲小姐的文字,更是連接劇情的重要線索。節目單裡有三篇觀眾迴響,其中一篇提到螢幕上出現余光中先生(維基百科資料)的詩:「鄉愁」,但我沒有注意到。事實上,我的目光大多放在舞臺上,並沒有太注意後方的螢幕。

雖然戲中人物有拖著真實的行李箱,但許多表現方式都如京劇般用象徵、抽象的手法。吃碗芝麻糊,連個空碗都沒有,就是雙手捧著空氣,假裝地在那吃著芝麻糊。男女主角通MSN,但臺上連電腦或螢幕都沒有,衹有開始時播放MSN有新訊息時的音效,兩人就相鄰而座,以對話代表在鍵盤上輸入訊息。主角以外的合唱團員,有時在臺上就充當路人甲,象徵地做為場景裡的人物。

本劇的故事,是臺北女孩裴裴,到上海渡假,在南京往上海的火車上,遇到上海男子高楊,進而相戀,卻因家裡召喚,與愛人分離回到臺灣。並在對話中,帶出高楊奶奶林姿吟年輕時,與張本初的愛情故事。但這兩人的愛情,卻因國民政府撤退來臺,而告終止。在林張分離時,張對林說:「等我,我一定回來!」當然最後他沒能回來。這讓我想到之前看的《六義幫》(Stand by me),饅頭對么妹說:「么妹,妳等我二十分鐘!」但卻天人永隔了。饅頭與么妹是個人悲劇,林和張是時代悲劇,但都令人唏噓。而兩相比較,林姿吟還幸運了點,因為有個張本初的孩子可以陪她,不像么妹,那二十分鐘一等就是二十年。在節目單中「改編緣起」裡提到:『排練中期,正巧碰到【海角七號】的上映,不謀而合的是,在劇情中有著新舊時代戀人的對照,過去的遺憾今日化解,城鄉的區隔用愛融合。彩虹的意象更是跨越時空、愛恨、民族的橋樑,似乎也在呼應我們心中對美好與和平的期盼。』

同樣在「改編緣起」裡提到:『增加一首臺語老歌《思慕的人》,凸顯舊臺灣的風情,也意在為本省與外省的疆界,連上一條延續的線』。在現在的氛圍裡,加首臺語歌是對的。而且也和歌曲演出時的場景很搭。又提到:『以《愛神》取代《今宵多珍重》,讓原本雙雙分離的結局,在新的時代裡存在新的期盼。』。是啊!《今宵多珍重》還是有演唱,但不是壓軸。而最後《愛神的箭》《愛神》接連演出,唱畢還從舞臺兩側噴出彩帶,感覺就是歡欣鼓舞、希望無窮的樣子。新的愛情故事,當不會如1945年的上海,以悲苦結局。團員欣喜地唱著:【在此時 在此刻 這裡有我也有你】【要開心 要得意 愛神已經找到你】,真地很讓人開心。

最後昨晚演出有一位貴賓,就是總統夫人周美青女士。我坐在第九排中間,她坐在第五排中間吧!算蠻接近的。有很多人跑過去握手打招呼,我當然不會做這種事。周女士全場都很低調,我看到兩位隨扈,中場休息沒離開座位,散場時也在座位上先等著,我想這符合她給民眾的印象。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ykao 的頭像
    yykao

    Eric的網誌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