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0年,臺北市、臺北縣及基隆市要聯合舉行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以下稱北北基聯測)。這個聯測依現在放出的風聲,可能衹辦兩屆。也就是現在國二(八年級)是空前,現在國一(七年級)是絕後。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為了讓家長了解,在各行政區辦理說明會,士林區的說明會於去年12月17在本校舉行。我想也在此做些說明給需要的人。以下如提到「北北基」指的就是臺北縣市及基隆市要聯合舉辦的測驗,如用「基北區」就是現在的全國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
現在國中升高中的管道有三種:推薦甄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推薦甄選與申請入學相似,但會加上術科考試,而且衹針對具音樂、美術、舞蹈、體育等特殊才能的學生,一般學生不適用,所以這裡不討論。另外還有一種管道是直升,那衹有完全中學的學生才可以,所以也不討論。在此衹說明「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
目前申請入學(及推薦甄選)是在考完第一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後舉行。所謂申請入學就是學校開出條件,讓符合條件的學生申請。根據學校需要,各校有不同計分方式。一種分數是根據表現,例如有的學校當過幹部就有加分,有些學校沒有。有的學校縣市科展得獎就加分,有的一定要全國競賽得名才加。另一種分數是基於學測成績(量尺分數),各校可以自訂加權,如英文、數學量尺分數乘1.5或2,或者自訂的計分方式,例如:量尺分數80分得5分,79、78分得4分等。所以同學要看學校規定及自己條件才能決定分數。由於各校規定不同,所以量尺分數高的人分數不一定高。我曾舉例向同學說明,某甲的量尺分數高於某乙,但在師大附中的記分方式下,某乙基於量尺分數的計分高於某甲。另外我覺得不太好,但現在都這麼做的是,學測量尺分數是門檻,要過門檻才能申請。如果某校門檻380分,那麼量尺分數要380分以上才能申請,以下就不行。如果未達門檻,上述兩種分數再高也沒有用,還是不能申請。
申請入學時,可以在公立高中、公立高職、私立高中、私立高職四個類別中,每個類別各申請一所(也衹能申請一所),即公立高中一所,公立高職一所,私立高中一所,私立高職一所。可以不要全部申請,如僅申請公立高中或衹申請公立高職,或者申請公立高中及公立高職共兩所。簡言之四個類別,由學生決定要申請幾個類別,但每個類別衹能申請一所。申請一所或四所,報名費相同。申請入學的學校限定在學校所在地。我們學校在臺北市,所以同學衹能申請臺北市的學校,不能申請基隆的學校或臺中的學校。同學也可以放棄申請入學的機會,那麼就衹有透過「登記分發」
登記分發是在第二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後舉行,其實就是過去聯考年代的填志願。大家依量尺分數高低排序,分數高的人先選。第一名的人想進那一所學校,就可以進那一所學校,因為他第一名,第一個選。輪到自己分發時,如果第一志願已額滿,就看第二志願,第二志願也額滿,就看第三志願,以下類推,一直到是自己的志願又有缺額為止。所以說高分的人才有選擇權,低分的人就是選別人挑剩的。也因為必須是自己志願才會分發,所以我會跟學生說除非確定自己打死不唸,否則一定填幾個後面志願的學校,以免發生高分落榜的情況。
登記分發比較的分數是兩次學測擇優(衹考一次的人當然就是那唯一的分數)。所以PR值也不一定要成績單上的PR值,而是要兩次擇優後的PR。這個PR值在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的網站上會公布。同學要記得的是,登記分數的分數兩次擇優(民國100年,北北基的學生衹考第二次,也就是衹有一個分數),要看的PR值是擇優後的PR,擇優後PR才是自己在在全國考生真正的相對位置,才能用來推斷自己可能分發的學校。同時同學在報名時要選擇分發區,本校同學通常選擇在基北區,就是會分發到臺北縣市、基隆市的高中職,如果有需要,同學也可以選擇要分發到臺中或花東,這要在報名表上填寫。考兩次的同學,以第二次的選擇為準。
民國100年北北基聯測時,學生入學管道跟前述是一樣的,衹是辦完聯測後,就進行申請入學和登記分發(先進行申請入學,再辦理登記分發),聯測申請入學和登記分發的進行方式跟前述相同。各升學管道的名額,現在的規劃是先保留名額給基北區高中高職聯合登記分發(就是全國一起做的登記分發)。名額是最近三年非北北基的外縣市學生平均人數的兩倍。例如學校這三年外縣市學生平均人數是20人,就保留40個名額給基北區分發。而公立高中申請入學(含直升)的名額佔核定招生名額40%,公立高職60%,私立高中職70%。核定招生名額扣除保留給基北區登記分發、申請入學及推薦甄選後,全數做北北基聯測的登記分發名額。辦理北北基聯測申請入學後,如果缺額就流用至北北基聯測登記分發,北北基聯測登記分發後的缺額就流用至基北區登記分發。
由此看來,北北基聯測對外縣市學生沒什麼影響。他們本來就無法利用申請入學來北北基就讀,而登記分發也保留兩倍名額給基北區,應該也夠用,不會阻擋他們來臺北讀書。聯測最主要的影響是大部份北北基學生考完聯測後就能用申請或分發找到學校就讀,不用考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因為除了少數保留名額外,絕大部份的名額都釋放出來。除非學生很不滿意自己的成績或可能分發的學校,非考第二次不可!
現在比較需要了解的是時程。因為以今年(民國99年)為例,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結束後,要兩個多星期才報名申請、甄選入學,三個多禮拜才放榜,四個星期報到。而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結束後,兩個星期才登記分發入學報名,四個多星期放榜。而第一次考試與第二次考試間隔7個星期。如果完全照現在的時程辦事,學生是沒辦法在知道北北基登記分發結果後再報考全國基本學力測驗。教育局有說會注意時程,不會影響學生,但到現在還沒有公布(應該在今年暑假時公布),所以這部份衹有靜觀其變。
以上是針對百年北北基聯測的簡單說明,同學如果有問題,歡迎發問。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