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2009.03.22)是世界地球日(維基百科資料),當然環保議題又在媒體上發燒。我知道,追求環保,追求永續發展,是現在政治正確的題目。但或許,我們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也要能在經濟上提供更強的動力。

換車後,有次某同事甲跟我說,另一同事乙也是開小車,是百萬名車喔!很省油,一公升汽油可以跑20多公里。我驚嘆這車子一公升可跑里程數好高外,一時也沒會意過來,為什麼一臺小車要價百萬?後來看到乙同事的車,就明白了!他開的是油電混合車,車價約109萬,而新聞也報導過,這款車很省油,一公升可跑20多公里。

其實我也想買臺油電混合車,因為環保、省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但現在油電混合車都要價百萬以上,不是我能力可以負擔的。同時油電混合車雖然省油,但是多付出的代價實在不合算。我現在的車,每公升約可跑10多公里,一個月約4千元油錢,如果改開油電混合車,每月約可省下2千元,我們算3千,一年省下3萬6,我們算4萬。但我的車才50萬,比那臺油電混合車少了近60萬。60萬除以4,我要開15年才能回本。15年?這車恐怕早就換掉了吧!花錢買油電混合車,對我個人而言,並不會幫我省錢,那麼用什麼誘因讓我去換呢?僅靠著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助減緩全球暖化,這麼遠大而又空洞的目標嗎?我覺得很難!

當然那臺油電混合車,比起我上臺休旅車而言,就比較有競爭力。比起上臺車,一個月可省下6千元油錢,2年多就可以回本。看報導,某油電混合休旅車賣得不錯,雖然車價258萬,但僅比同廠牌、同等級的傳統汽油動力休旅車,僅貴20幾萬,這樣也該是3年內就可回本(這是猜測,因為我手上沒有兩款車的油耗資料),這樣就比較能吸引顧客改換油電混合車。如果我那麼有錢,又不願太環保買小車,想要高級一點,帥氣、酷一點,我就會考慮買那臺油電混合休旅車,因為不算會增加我的負擔。我想這是很正常的思維,所以前面才說,要提供給人們更好經濟上的誘因,讓我們在環保上盡一份心力。

上次在某會議召開之時,有家風力發電廠業者出面抱怨政府如何如何。但在大家討論這些再生能源時,我們很清楚地發現:就風力發電而言,主要發電是在冬季(同學啊!根據地理及地球科學所學知識,知道為什麼嗎?),夏季能產生的電很少。但臺灣主要用電季節是在夏季。也就是我們根本無法靠風力做為主要供電來源,這是自然環境的限制。(風力發電也有別的環境問題,老師我上課有教,同學記得否?)而對所有的再生能源,除了水力外,都有效率不高,成本太貴的問題。如果此時此地,臺灣的主要來源都改採再生能源(假設做得到),無論採用風力或太陽能,甚至生質能,都會使供電成本大增, 電價非大漲不可。除了對民生造成重大影響之外,高電價還會嚴重侵蝕臺灣的經濟競爭力。這可不是用一句「我們衹有一個地球」可以輕輕帶過的。也不是「環保」這兩個字,就可以要求政府或民間去配合,某方面看,這可是生存問題。

當然,如果技術可以發展得好,我們就會有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再生能源,屆時再尋求由再生能源取代現有的火力發電, 甚至核能發電,才會可行。當然,要有更好的技術,政府就要鼓勵、支持投入更多的資金研究才有可能。從媒體上看,政府似乎正要這麼做,希望能夠有計劃、有步驟,並能有執行力地去做,許我們一個美好的未來。我衹是想說,在有成果前,在沒有適切的經濟動力前,太唱高調是沒有用的。

喔!對了,老師上課時也提到,雖然太陽能被視為乾淨無汙染的能源,但如果大量被採用,也將產生環境問題。老師的「杞人憂天」有沒有道理,就拭目以待!

 

本文同步發表於我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我在Yahoo的部落格我在痞客邦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y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